添喜郎电子书

马化腾的中国功夫 封面

马化腾的中国功夫txt下载

作者:薛芳

分类:纪实文学

星级:

状态:完结

大小:165 KB

更新时间:2010-03-01

标签:马化腾 深圳小说简介:

说起马化腾,我想到了三个词:深圳、技术、潮汕。
为什么想到这三个词?
第一,王石在一篇文章中提过“深圳三马”,招商银行的马蔚华,平安保险的马明哲,腾讯的马化腾。
第二,在互联网领域,技术背景出身的领军人物也刚好有“三杰”,丁磊,马化腾,李彦宏。我曾在阿里巴巴办的“西湖论剑”上亲眼看过丁马二人“惺惺相惜”。
第三,改革开放30年来,以李嘉诚为榜样,在潮汕商人的兴起中(深圳早期1.4万多个三资企业中,近40%为潮汕人投资),最出名、事业最大的也是三个人,黄光裕,朱孟依,马化腾。
在中国,如果能对上面这些人的经历、经验乃至教训有所了解和体察,我想可能比任何商学院的教育都更有启发性。让我且简单分享一个心得,就是马化腾为什么能够一直平平安安、专心致志地办企业?
谈到潮汕商人,喜欢经商、敏锐强悍都是题中之意。而更深入的研究则表明,潮汕商人素喜“换出财源”、“现金为王”、“商者无域”三大策略。“换出财源”是指潮汕商人虽门路不同,各走一径,但总能从厂家以最低价格拿到某种产品,并与另外的潮汕批发商彼此换货,通过交换,每人手中就有了多种最低价格的产品货源,对外批发时能占有更大优势。“现金为王”自然是指潮汕商人看重现金流,见利必出货,“百赊不如五个现”,他们绝不会把货压在手里,非要多少利润才出。“商者无域”是说潮汕商人头脑灵活,什么赚钱做什么,随时准备变化,灵活适应市场。
善于经商,善于发现机会,善于资源交换,这是潮汕商人的长处;而刻意获取最低价格,认为什么都可以交换,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转,则是潮汕商人潜伏的弱点。用贸易思维办企业,往往会陷入急功近利,虽一时有丰厚之利,却也制造着未来的陷阱。
在马化腾身上,潮汕商人的短处似乎都不存在。这是为什么?我想:
第一,他是在深圳这个中国新兴企业发展得最好、公司治理最完善的地方办企业。
第二,他是技术出身,受过大学教育,知道“行于所当行、止于所当止”的边界。
第三,互联网是一个新产业,新模式,它和传统的管制干预色彩很重的那些产业有天壤之别,基本上能够免于“官商”、“寻租”一类的处境。
他学了一门好技术,他到了一个好城市,他进了一个比较阳光、清洁、主要依靠技术创新的好产业。中国商界这才有了一个“小马哥”式的英才。
《第一财经日报》的编委王长春向我介绍马化腾时说,他是一个沉静、少语、回答起问题却绝不拖泥带水的人,外表清朗文静,像个“工程师”。十年时间,腾讯以一个以憨憨的企鹅为标识的即时通讯工具开始,已经发展为一家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行业龙头,业务从即时通讯、电信增值、网络游戏,延伸到在线拍卖、搜索、社交……俨然是一个“互联网帝国”的雏形。即便遭受金融危机影响,腾讯在香港的股价依然坚挺,近三个月还有15%的涨幅,相比或明或暗的竞争对手,其表现可圈可点。
业界曾广为流传一幅“互联网全球势力图”,模仿的是一幅世界地图,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了众多至今仍活跃在不同的网络领域,富有引领性和开创性的互联网公司。其中有微软、Google、雅虎这样的“老巨人”,也有Facebook、Youtube、Myspace这样的“小巨人”,中国内地唯一一个入围并占据了地图中央地带的就是腾讯。
这样的划分,不免带有一定随意性,但多少说明了腾讯无论是在网络技术创新,还是应用创新上,其影响力都已经逐渐超越了中国本土,扩散到更开阔的地界......

小说下载错误报告

相关小说